港珠澳大橋化驗報告涉造假 陳健碩:或要重建部分橋段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05/22 12:37

最後更新: 2017/05/22 12:37

分享:

分享:

今年3月正式接通的港珠澳大橋香港段高架橋段,早前被揭發有外判化驗所人員涉嫌更改化驗報告,將橋墩混凝土物料的由原本被評為「不合格」改為「合格」,消息指,廉署已拘捕一名化驗所職員。

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陳健碩今早(22日)接受港台節目訪問時解釋,混凝土主要由三種物質英泥、沙及石仔組成,當中以英泥最為重要,他指由外地引入英泥等原料要經過多方面及嚴格的測試,以確保有關物料符合標準。

他解釋,市面上所買到的英泥等物料,中央物料試驗所亦會不停作化學及物理測試,認為若原料測試出問題,影響十分廣泛。

陳又說,混凝土的測試是一環扣一環,由混凝土工廠的檢測認證、到本港入口有部門作抽查、而且工地在使用前亦會再作測試,本港的檢測認證已經相當嚴謹,但認為若有人蓄意犯法,就要靠執法和司法機關處理。

有消息指廉署已拘捕一名化驗所職員,被問到是否一人已經可以造假?陳健碩說,非所有化驗所都可以作有關測試,要通過評審機制,例如儀器、人員等各方面要符合標準,但若有人存心造假,評審制度亦可能受影響。

陳表示,對於個別人士犯法並不感震驚,但關心事件的影響層面有多大,指若果受影響的部分令結構安全受威脅,可能要重建部分橋段,但因為所有設計都有安全系數,若造假不影響安全結構,例如使用在牆身,亦有其他處理方法,所以要充分了解哪一部分受影響。